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今年全国两会上的焦点之一。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首次突破千万人,总量和增量均为近年之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高校毕业生“要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今年将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
和一直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将其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是就业政策和服务的重中之重。高校毕业生在总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就业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但受供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难”仍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需要各方高度重视,协同推进,实现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持续稳定和改善提升。
毕业生规模持续扩大,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自改革开放前期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自1997年高等教育并轨和扩招以后,高等教育逐步实现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的转变,各级各类高校总的毛入学率逐步提高,高校毕业生规模快速增加,学历层次逐步提高,应届研究生和本科生增长速度超过专科生增长速度。目前高校毕业生已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应届毕业生总数占新成长劳动力的70%左右。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测算,我国具有大专及以上教育水平的人口总量在过去30年中增长迅速,从1990年的1500多万人,增至2020年的2亿多人。2020年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6岁—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占23.4%,增加11.1个百分点,其中20岁—24岁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占比超过50%,增加26.6个百分点;25岁—29岁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占比超过40%,增加近20个百分点。这表明,高校毕业生已成为青年劳动力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高校毕业生规模快速增加,在改善我国劳动力供给总体状况的同时也带来了就业压力。
毕业生就业多元化趋势明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机制发生根本性变化,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产业发展,社会分工和学科专业设置细化,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发展,毕业生代际更替,就业创业条件深刻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出现了身份大众化、就业观念和去向多元化、就业形式多样化、职业发展多元化等新特点。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统计,2020年和2021年应届毕业生灵活就业比例分别为16.9%和16.3%。北京大学发布的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毕业生单位就业比例为32.1%,比2019年降低5.3个百分点;升学比例为29.3%,比2019年提高4个百分点;自由职业和其他灵活就业比例略有增加,其中专科生在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和其他灵活就业方面合计比例为24.0%。
虽然毕业生就业的多元化趋势明显,但就业的区域行业分布仍相对集中,呈现不均衡发展,部分行业领域和地区相对集中,一些领域和地区则相对短缺。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等行业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人员比例较高;而制造业、建筑业、住宿餐饮业、服务业、批发零售业等从业人员规模较大的行业中,其大专及以上从业人员比例较低。
2021年毕业生就业占比最大的5个行业为教育,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合计为58.6%。从区域分布看,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各省区市毕业生就业规模差异很大,广东、江苏、山东等10个省份中具有专科以上教育水平的人数近1.2亿人,占全国专科以上教育水平人口总量比例达到55%;而专科以上人口规模较少的10个省份合计总量不到3000万人,占比仅为13%。从近几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情况看,北上广深等仍是大多数毕业生就业去向的首选地区,其他新一线城市吸引力逐步加强,但还未改变毕业生区域分布的基本格局。
在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一方面得益于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提供了大量适合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不断完善的政策和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始终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创新丰富毕业生就业政策和服务支持体系,通过扩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公共部门招聘规模,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实施“三支一扶”、西部计划、乡村教师等基础服务项目,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边远地区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多渠道拓展毕业生就业门路。
据发改委和人社部等统计,2020年和2021年疫情期间,全国每年提供的公共部门就业岗位超过300万个。与此同时,毕业生就业全方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政府、高校、市场机构和社会多方参与,为毕业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就业服务支持。
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形势下,我国经济面临多重压力,总体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供需总量此消彼长,就业压力持续加大。供给方面,求职毕业生存量、增量叠加,总量压力明显加大。再加上留学回国人员和往届未就业毕业生,2022年劳动力市场需要求职的毕业生人数将再创新高,且新增的100万首届高职扩招生,主要来源是以新生代农民工、失业人员和退役军人等为主。需求方面,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毕业生市场需求有所趋弱。人社部劳科院开展的平台中小微企业经营用工调查分析显示,2021年四季度有三分之一中小微企业存在减员情况,有47.6%的企业在2021年度没有招工;2022年一季度有校招意愿的企业比例仅占8.2%,比上季度下降1.6个百分点。
此外,供需结构错位,加剧毕业生就业择业矛盾。一方面,部分传统理工科专业、文科专业等招生规模大,但市场需求偏弱;另一方面,新产业所需基础性人才、高端人才短缺,一些新技术变革催生新的岗位大量增加,如AI技术、机器人运营维护、新型装备制造和数字化升级的岗位等,但缺乏足够的所需专业和技能要求的毕业生。调查显示,毕业生超四成期望到体制内就业,七成青睐管理技术岗位,而市场岗位八成来自民营企业,七成为一线生产、销售服务类岗位。东部地区、一线城市、体制内单位、国有企业和民营大厂等具有虹吸效应,受到毕业生青睐。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中对行业领域、地域城市、单位类型、薪酬待遇等方面的期望,与劳动力市场实际能够提供的招聘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毕业生市场就业意愿减弱,劳动参与下降,失业率偏高。国际劳动力市场数据显示,目前青年劳动者劳动参与率下降、尼特族(即不接受学校教育、不就业、不接受培训)和失业率偏高成为普遍性现象。与之相应的,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呈现出相似特征。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2021年毕业生选择“不就业拟升学”或“其他暂不就业”为7.9%,“慢就业”“缓就业”现象增加。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毕业生希望通过不断提高学历水平缓解就业压力,一些地方高职专科毕业生再攻读本科比例超过半数,本科攻读研究生人数也不断增加。
就业过程也面临实际困难,部分毕业生就业质量偏低。主要表现在:部分毕业生自我定位不清,就业目标和职业发展不清晰;信息不对称、市场上求职招聘网站良莠不齐,海量招聘信息真伪难辨;还有部分毕业生存在能力不足,缺少实实践经验,择业机会少;从求职到签约时间间隔长、变化多,单位与求职者之间的拉锯战耗时耗力,增加了就业难度和成本。毕业生就业服务方面也存在不足,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就业信息和政策服务、手续办理、档案管理等方面有效性、针对性、便捷性不够,毕业生求职缺乏指导。毕业生就业难还表现为“找好工作难”,由于部分毕业生初次就业处于将就状态,专业不对口、起薪工资水平偏低、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等,导致跳槽频繁、流动性大,这也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认同度。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实现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需要协同协力,从供需两端多方面、多渠道强化政策与服务支撑,既创造毕业生就业的良好宏观环境,又要适应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合理预期和关切,切实解决毕业生求职择业过程中的难题。
多渠道促进就业,稳定需求总量,优化需求结构,以高质量经济发展和高质量就业促进毕业生就业是根本之策。坚持经济发展就业优先导向,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各行业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大规模“专精特新”企业,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新动能,开拓新空间。破除体制困境,加强基层就业政策引导,实施基层社区岗位支持计划,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特别是基层事业单位改革,加大基层公共服务购买力度,鼓励支持毕业生创业创办专业化服务机构,努力扩大基层就业。持续推进毕业生创新创业支持计划,全方位支持毕业生创业并带动就业。推动企业吸纳就业、灵活就业等政策落地见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和重点地区毕业生就业支持力度,加大地区吸纳毕业生就业能力。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和政策支持力度,提高灵活就业质量。
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市场适配度。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高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培养模式等自主性。加强校企合作,发挥企业优势,通过把企业人员引入学校教育和技能培训,将教育教学和培训引进企业,提高教育培训内容、方法与市场需求的适应度,提升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的市场适应和转换能力。加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教育,强化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树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就业观念。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制度,更好地发挥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对高校招生、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反馈作用。
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毕业生就业政策支持力度,针对毕业生就业结构矛盾,探索制定实施针对不同毕业生群体的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因地因人加强针对性政策扶持和服务。加强政府部门、市场机构和社会联动,合力打通校内校外服务资源,推动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促进公共就业政策和服务资源更多惠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充实高校就业服务力量,建立公共部门共享的毕业生信息资源库,实现部、省、校三级就业数据实时同步共享,为毕业生提供不断线的优质便捷就业服务。统筹岗位信息进校园,推动公共服务机构和市场机构岗位信息与校园信息网络互联互通,为毕业生提供安全有序的就业服务。简化毕业生就业落户、档案、入职体检等各方面手续,为毕业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加大对长期失业或往届未就业毕业生的政策支持和服务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化就业服务,提高其劳动参与意愿和就业能力。
此外,还要加强观念引导,营造良好氛围。指导各类用人单位科学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合理设置招聘条件,破除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和不合理限制,保障职业院校、非重点本科院校学生以及女性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等平等就业权利。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价机制,建立分层分类就业评价指标体系。将推送毕业生到西部、基层、艰苦边远地区、重大工程项目和重点领域就业,作为高校就业工作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毕业生树立理性合理的就业观念。加强社会舆论对毕业生就业的价值引导,营造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社会氛围。
的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安全,不断开创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征程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Copyright C 2013-2030 All Rights Reserved 招聘六人才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07035126号-3
地址:厦门市海沧区春江天玺6幢 EMAIL:lgwgls@163.com
Powered by PHPYun.